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县政府召开十九届人民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 | ||||||||||||||||||
2025-04-09 作者: 点击数: | ||||||||||||||||||
|
||||||||||||||||||
2025年4月7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余敏主持召开十九届人民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研究我县贯彻落实意见。会议议定,要结合全县十年规划与建设现状,按照“相对集中连片、整村整镇推进”的原则,优先选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大中型灌区进行建设,抓紧梳理确定分阶段建设任务。要切实强化项目管理,推动审计常态化跟进项目全流程,确保项目合规建设。要切实强化施工环节监管,严格检查建材质量、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坚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坚决杜绝资金挪用、截留等现象,确保建设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要求,明确管护主体,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财政补贴、受益者付费等多种方式,保障管护资金足额配置到位。要鼓励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好、用好、管好,高质量建成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 会议传达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会议议定,一要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压实三级“田长制”责任,有序推进流出耕地恢复补充,严厉杜绝项目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常态化做好建后管护,持续完善交通、水利、气象等基础设施,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要将经营主体培育方向从追求数量转变到提升质量上来,加大“空壳”主体的清理整治力度,引导盲目跟风、好高骛远、赚快钱的老思路向精耕细作、适度规模、因地制宜的“耐心”思路转变,推动各类主体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要将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成功实践逐步扩大,探索推广更多可复制的农业技术。要发挥好川农大合作平台和各级农业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真正落到实处,“以点带面”实现农业技术整体升级。二要抓住“三农”工作重点。要持续推进“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建设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30个,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5万吨以上。要瞄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五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行动,着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深挖“土特产”潜力,加强“仁寿果”品牌建设,全方位拓展乡村品牌版图,持续壮大柑橘、枇杷、梨等特色产业,拓展农产品增值空间。要加强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用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作用,因地制宜推广建立一批可持续、可壮大的联农带农示范,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要加强“三农”工作统筹。要统筹安排涉农资金,坚决杜绝涉农资金“撒胡椒面”,树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坚持行业归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发挥每一分钱的使用效益。要统筹谋划涉农项目,坚持有利于整体产业发展、有利于区域特色凸显、有利于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切实避免盲目上马和资源浪费。要统筹推进涉农工作,做深做实基础工作,真正做到既懂农时农事,更懂农民农人需求,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