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仁寿县统计局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 ||||||||||||||||||||||||||||||||||||||||||||||||||||||||||||||||||||||||||||||||||||||||||||||||||||||||||||||||||||||||||||||||||||||||||||||||||||||||||||||||||||||||||||||||||||||||||||||||||||||||||||||||||||||||||||||||||||
2017-09-14 作者: 点击数: | ||||||||||||||||||||||||||||||||||||||||||||||||||||||||||||||||||||||||||||||||||||||||||||||||||||||||||||||||||||||||||||||||||||||||||||||||||||||||||||||||||||||||||||||||||||||||||||||||||||||||||||||||||||||||||||||||||||
|
||||||||||||||||||||||||||||||||||||||||||||||||||||||||||||||||||||||||||||||||||||||||||||||||||||||||||||||||||||||||||||||||||||||||||||||||||||||||||||||||||||||||||||||||||||||||||||||||||||||||||||||||||||||||||||||||||||
2016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专注发展定力,继续强力推进全域天府新区战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预期目标和“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现价)367898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687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3506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07040万元。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4.1%、11%、74.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4、1.1、7.49个百分点。不变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3672019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4111万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973128万元,比上年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974780万元,比上年增长8.8%。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20.5:53.1:26.4调整为20:49.9:30.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3.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089元,增长8.6%。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万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增速(万元/%)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16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2158736万元,比上年增长8.4%,比GDP增速快0.3个百分点,占全县GDP的比重达58.7%。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民营经济增加值及增速(万元/%) 2016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加之我县基数较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落。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三产产业比不合理,一产占比全市最高,三产占比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三是工业经济运行困难。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290696万元。农业经济增产增收,特色农业迅猛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574159万元。突出“粮、猪、果、菜”主导产业,快速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着力打造都市近郊农业、观光农业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造林面积2186公顷,林业现价产值24958万元。 畜牧业积极发展规模化养殖。畜牧业现价产值590010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情况如下:
渔业生产继续发展,水产品产量48460吨,比上年增长6.69%。渔业现价产值71295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工业投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69户,比上年减少2户。全县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34.5%,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全社会现价工业总值514.2亿元,现价工业增加值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产值422.7亿元,实现增加值124.7亿元,同比增长8.6%。 规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万元/%) 全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16.7亿元,利润总额37.95亿元,产销率99.1%。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县总专包建筑业企业36户,建筑企业总产值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168039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73399万元,比上年增长-4.9%;基本建设投资1413553万元,增长15.8%;更新改造投资893903万元,增长14.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748583万元,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139.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销售额618979万元。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交通邮电业和旅游业 交通邮电业平稳发展,运输和邮电通讯布局更为合理,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交通运输完成情况如下:
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交通区位实现由交通节点向区域次枢纽转变,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快速通道为主骨架,县、乡、村道为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结构。国道213线二峨山隧道、成赤高速仁寿段、遂资眉高速仁寿段已建成通车,连汪燕铁路、仁沐新高速仁寿段、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仁寿段正加快建设,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红星路南延线、天府眉山大道、黑龙滩环湖东路已进入前期工作,国道351仁寿段即将开工建设,天府(仁寿)大道视高清水段建成通车,清水至城区段正加快建设,逐步实现与成都同城发展。全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4公里,国道和县乡道通车里程达1268.6公里,村社道水泥路通车里程达4100余公里,水泥路通村率达100%,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4条,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邮电通讯业实现新跨越。2016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3500户;移动电话达到835800部。 旅游业长足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796万人次,增长19.2%,旅游收入达到69.54亿元,增长53.2%。 六、商贸服务业 消费市场更加活跃,市场体系更趋完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60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4%。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3099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16149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城镇零售额8138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乡村零售额712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20200万元,同口径增长10.1%,其中税收性收入121552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支出635158万元,比上年增长7%。 年末全社会存款余额4928519万元,比年初增长14.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955272万元,比年初增长12.5%,全社会贷款余额2001630万元,比年初增长6.4%。
八、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业 科技教育日新月异。2016年全县设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中小微企业孵化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3户省级创新型企业,鑫统领集团等一批企业实现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全年专利授权235件。教育事业继续深化改革,全县现有小学在校学生6818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795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047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中国武警警官学院天府校区和四川工程信息学院正式招生。 医疗卫生事业再上台阶。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7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052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619人,其中,执业医师1237人。 全县有体育场馆2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21.5万册。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6年,全县深入实践“县城牵引、四区支撑、十极突破、全域发展”路径,坚持“一心四区十极”县域城镇发展体系,县城规模达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较去年提升1.48个百分点,达到35.28%。全县森林面积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7.5%,污水处理厂4个,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全县累计建成公园17个,总投资32.5亿元、占地5800亩的以中央水体公园、仁寿城市湿地公园、文化公园、响水六坊公园为轴线的城市生态水体文化长廊顺利推进,中央水体公园、仁寿城市湿地公园、响水六坊公园开园投用,成为惠及市民的百年工程。 2016年,仁寿县全年平均气温18.5℃,平均降水量973.4毫米。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16年,全县户籍人口总户数556186户,总人口1574031人。在总人口中,男性814995人,女性759036人,男女性别比为107.4:100,全年出生人口13796人,死亡人口7823人。全县常住人口121.92万人。 年末户籍人口及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7910元,同比增长8.5%。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推动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2016年,我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580元,比上年增加1060元,增长9.2%。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县域产业发展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2016年,全县农村劳务输出县外34.1万人,比去年下降2.6%,农民工回流近万人。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为化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增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民政福利事业受到高度重视,全县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4个,社会福利收养单位床位数12608个,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906人。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670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660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012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1005523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746659人。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