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2018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2018-09-18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1040816012/2018-5576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18-09-18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公开程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上半年,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2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见下表:  

指标名称  

2018年上半年  

增速与一季度比较(±百分点)  

排名与一季度比较(±位)  

增速与全市比较(±百分点)  

总量  

增速  

排位  

进度占比  

GDP  

169  

6.4  

3  

40.56  

0.2  

0  

0.1  

其中:一产增加值  

25.1  

3.6  

5  

51.43  

0.2  

2  

-0.1  

规上工业增加值  

——  

-2.7  

6  

——  

-3.2  

3  

-3.4  

建筑业总产值  

46.85  

18.5  

4  

37.28  

2.2  

-2  

-0.3  

三产增加值  

65.5  

9.8  

2  

49  

0.4  

1  

0.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2.94  

15.2  

1  

40.8  

2.9  

0  

2.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8  

20.3  

1  

57.98  

5.8  

-1  

10.4  

财政八项支出  

39.3  

8.2  

2  

57.41  

0.1  

1  

2.1  

民营经济增加值  

——  

6.6  

3  

40.56  

0.2  

0  

0.1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  

113  

——  

1  

70.63  

——  

0  

——  

旅游总收入  

55.2  

28  

1  

60  

-1  

0  

10.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538  

8.8  

4  

43.71  

0.2  

-1  

-0.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284  

8.1  

6  

49.81  

-0.4  

0  

-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2.8  

12.1  

3  

51.2  

0.1  

0  

0  

商品房销售面积  

111.37  

32.9  

2  

57.51  

1.2  

0  

9.4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654.3  

10.6  

2  

——  

-13  

1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283.9  

16.7  

1  

——  

-5.3  

0  

——  

二、主要特点  

(一)二产持续回升。在工业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78.35亿元,增速4.8%,较一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达46.85亿元,增速18.5%,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高2.2、3.3个百分点,总量较去年同期总量增加7.32亿元。  

(二)三产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县旅游总收入实现55.2亿元,同比增长28%;金融存贷款余额共计939.8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存款余额655.9亿元,较年初增长10.7%,占存贷款余额69.8%;贷款余额283.9亿元,较年初增长16.7%,占存贷款余额31.2%,较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活跃。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8,低于去年同期1个点,与全市持平,低于全省0.2个点;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6538元,高于去年同期5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84,高于去年同期1224元,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8亿元,同比增长12.1%,与全市持平,分别较全省、全国高0.4、2.7个百分点;  

(四)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三次产业的结构从去年同期的15.34:48:36.66优化为14.85:46.39:38.76,一产下降0.49个百分点,服务业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从经济贡献看,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7.54%、22.88%、69.58%,其中,规上工业较一季度下降16.37个百分点,服务业较一季度上升3.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发展。  

(五)动能不断增强。1—6月,全县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6个,完成全年目标个数的80%,签约金额1320.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3亿元,居全市第一位,完成全年市定目标任务159亿元的71.1%;成功申报全省乡村振兴试点县,涉农资金项目整合统筹等系列政策刺激,加快了正大、褚橙、中华枇杷田园综合体的跨界融合,真正实现了并促并进。从项目储备分析,截止6月底,全县在库可报项目134个,可报计划总投资610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占比52.2%,社会投资项目占比33.6%。  

三、主要问题  

(一)一产。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排位全市第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未完成目标任务,居全市第四。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一产增长乏力。一是农业现代化进程慢。传统农业占比大,现代化农业比例较小,特色经济尚未形成。二是多重不利因素叠加。自然灾害影响,7月份连续暴雨天气,造成我县农业、渔业减产;环保督察和价格低谷双重影响,导致全县畜牧业难有增量。三是评估办法和基数影响增速。以2017年年末可比价增加值为例,我县一产总量占全市43.4%,产值增降对全市增速具有较大影响,我县一产增加值增速每增加0.1%的增量,可使其他区县增长0.16%-0.81%,使得我县一产增速长期徘徊在3.5%-4.0%之间,对GDP贡献拉动在1个百分点以下。

(二)二产。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3.4亿元,同比增速1.5%,较一季度低7.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 %,差年初目标任务(8.5%)11.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低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持续下滑。一是由于退规企业基数及停产减产企业影响。10户退规企业,1-6月累计带基数10.8亿元,拉低全县总产值增速6个百分点;12户企业6月单月停产、减产,当月减少产值0.82亿元,拉低当月产值增速3.4个百分点;累计减少7.5亿元,拉低累计产值增速4.1个百分点。二是新增企业拉动少,项目建设进度慢且投产企业不达入规标准。上半年,全县新增入库企业13户累计完成产值4.5亿元,占全县产值比重仅2.5%,拉动全县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四是受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影响。被检查的28户企业上报产值下降过大。五是建筑业增长后劲不足。受在地建筑业资质低影响,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或将难以突破20%增速。  

(三)三产优势指标涨幅小。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9.8%,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但是排位较一季度下降,居全市第二,比彭山区低0.2个百分点。一是“八项支出”高位运行。我县该项指标增速和潜力已经靠近“天花板”,增幅受限,影响服务业增速。二是优势指标逐渐消失。今年1季度开始,我县房地产产业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开始落后于洪雅县,差距逐渐拉大,上半年洪雅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较我县高29.2个百分点。三是商贸业量多质不优。全县限上企业168户,占全市总量的42%,但规模大、效益好、质量高的企业只有10户,以1-6月其他区县限上社消零总额为例,仁寿县10.4亿元,彭山区25.7亿元、东坡区30.7亿元。

四、下一步建议  

(一)咬定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咬定全年目标任务,力争除规上工业外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排位保二争一。相关县级部门要对照目标,主动认领、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做到事前有预警,事中有措施,事后有总结,全力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如期完成。  

(二)分类细化措施,抓实工业经济。一是稳总量。确保全县158户规上企业正常生产,确保下半年实现339.5亿元产值。二是扩增量。重点是要做好潜力企业的培育及加快企业申规入统速度,三是去存量。不符合条件和高耗能企业要坚决清退、关停,为招大引强留足发展空间。  

(三)夯实三产地位,确保良性运行。一是确保占比较大的社消零、八项支出等重要指标不掉队。二是畅通限上企业“出口”、清退空壳企业等潜在隐患。三是做好优质企业的指导培训,确保三产有数可报。  

(四)全力招大引强,壮大产业集群。一是抓住多重机遇,着眼于百亿产业集群,引进一批发展好、有潜力的高质量企业;二是结合优势资源,做好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工作,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五)坚持挂图作战,加快项目推进。坚持项目例会、专题会和现场办公会,缩短办事流程,优化政务服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集中精力推动已签约项目的建设,确保早日投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