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农业农村局对县十九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第37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5-09-04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1778711277/A083/2025-000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25-09-04
 发布机构  仁寿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程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林繁代表:

您提出的《优化农村耕地及坡度较高的土地整改模式》(第37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现状成果与未来目标

目前,仁寿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取得佳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3.55万亩。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对土地资源的精准把控与合理规划。通过持续投入和科学建设,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灌溉、道路等关键设施逐步完善,为农业生产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仁寿县有着明确且宏伟的目标:在2027年之前,将全县永久基本农田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仁寿县对农业发展的坚定决心,更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分类改造,精准施策

(一)低坡度区域建设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坡度小于25度的区域是重点建设对象。仁寿县遵循“小改大、弯改直、薄改厚、坡改缓”的科学原则,对相关区域进行系统性改造。将小块农田整合为大块,便于规模化作业;把弯曲的田埂和沟渠改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灌溉效率;改良浅薄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减缓土地坡度,降低水土流失风险。通过这些改造措施,耕地地力得到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水平大幅提高。

(二)高坡度区域利用

对于坡度大于25度的区域,仁寿县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为规避在此类区域大规模开垦农田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建设内容以附属设施为主,如铺设灌溉渠道、安装输水管道等。上述设施的建设,可有效解决周边低坡度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难题、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对于坡度较高且生态脆弱的边缘地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种植各类适宜本地生长的树木。

三、观念转变,激发动力

农民作为土地整改和农业生产的核心主体,其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仁寿县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通过上述举措,激发农民生产热情,实现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观念转变,农户自主复耕积极性显著提高。

仁寿县在农村土地整改工作中,通过清晰的现状认知、科学的分类改造以及积极的观念引导,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地整改之路。未来,随着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仁寿县将在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动力。


仁寿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8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