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五次会议第66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5-09-08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1778711277/A083/2025-00063  公开方式   公开日期  2025-09-08
 发布机构  仁寿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程序 

侯元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村产业发展的建议》(第66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产业规模及控制果品质量和建立系统制度

仁寿县现有柑橘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鲜果48万吨,年产值近30亿元。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竞争不断加剧,我县与其他同类晚熟柑橘产区一样,逐步出现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行为,严重影响了仁寿晚熟柑橘的品牌和声誉,为确保我县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我县柑橘产业链从业者知晓推广使用“三无”投入品“甜蜜素”的危害,确保“三无”投入品“甜蜜素”不流入我县柑橘产区;柑橘种植户拒绝使用“三无”投入品“甜蜜素”;运营商贩不收购销售上市季节不到的柑橘产品。保障我县柑橘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我县柑橘金字招牌,根据《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柑橘“甜蜜素”蹲点值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柑橘产业发展实际,2023年和2024年我局都制发了柑橘成熟期采收通知及柑橘投入品风险管控蹲点值守工作的通知。

(一)梳理筛查全县果园、果品加工企业、果农种植加工情况,建立管理台账、排查日志。督促农资经销企业建立农资进销台账,晚熟柑橘生产单位建立农资进用台账,并严格溯源。

(二)加大执法力度。把握晚熟柑橘临界成熟的关键节点,对种植业主和晚熟柑橘主产区的农资经销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严肃查处销售甜蜜素、脱酸剂的农资销售企业,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对经销商进行催熟柑橘收购的,及时制止,对其产品就地销毁;对加工早采柑橘的企业,采取电视媒体曝光、工商部门予以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强大威慑力。

(三)系统检验检测。增加晚熟柑橘专项抽检的频次和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正规生产经营活动,问题严重的立案查处,并溯源。

(四)建立举报制度。分类确定清见、春见、不知火、爱媛等大宗柑橘品种最佳采收期,加大宣传力度,设立药物催熟举报热线,凡核查属实的予以相应奖励,扩大舆论监督面。五是完善行业监管。积极打造铧锐公司、供销社等全县性的农业投资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晚熟柑橘产业联合体、晚熟柑橘协会等行业组织,通过承诺制、股份制、分红制、押金制等多种方式,充分吸纳和引导个体种植业主集中加入,加强互助和监督,提高行业约束和监管力度,发挥市场化运营作用。

二、着眼长远,突出创新,全面提升柑橘品质

提升柑橘品质是发展柑橘产业的基础性工程、系统性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变革性工程,需要从“五个建好”上下功夫,持续用心推进。

(一)建好队伍。建好科研队伍。由政府或国企与中柑所、川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成立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建好推广队伍,各乡镇至少配比1—2名专职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村可利用公益性岗位配比一名技术人员。建好应用队伍,利用项目和县级财政支持,对业主每年进行2次以上专业培训;建好服务队伍,柑橘协会和产业联合体牵头,县财政采取短期(2—3年)补助的方式,支持建好修剪队、采果队等社会化服务队伍;

(二)建好基地。技术试验基地,晚熟柑橘协会和产业联合体牵头,根据仁寿柑橘产业上存在技术难题和问题,选择2—3个果园集中进行攻关,取得突破后,由县财政给予相应奖补;品种示范基地,国企或大农业公司牵头,从科研单位引进新品种(每年不低于10个)进行适应性和品性验证,建好品种储备库;苗木繁育基地,农业公司或合作社牵头,按照柑橘苗木繁育国家标准,建立5—10个专业的苗木繁育基地,提高柑橘苗木的质量,防治检疫性病虫害传播;种植样板基地,利用市级老果园改造和乡村振兴项目,对果园进行道路硬化、水肥一体化安装、综合防控等综合性改造,打造样板园,引导带动老果园升级和新果园提标。

(三)建好标准。分品种(主栽品种)健全完善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基本做好全县种植管理技术的统一、规划和优化。

(四)建好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如建立果园二维码,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追溯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实现果品从果园到消费者手中的安全性,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五)建好销售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畅通产品销售渠道,一是建立利益共同体,产业联合和协会牵头,引导农户与县属国有公司“仁寿县富泽乡村投资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订单生产或组建价格联盟,保障柑橘种植户利益,降低市场风险。二是建立销售中心,以川果交易中心、果然甜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乡镇选果场为支点,建立水果批发市场体系,将全县柑橘整合交易,分散销售。

三、推进绿色食品认证,政策与资金支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完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设施化、科技化、品牌化和园区化建设,优化农产品结构,围绕粮油、畜牧两大产业和柑橘、枇杷、梨、花椒四大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在招商引资、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园区化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中,专门制定了鼓励参加会展宣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本县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参加国内外官方组织的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的业主和公司给予补助,对当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续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给予奖励的综合措施。

四、推动电商发展、加强电商人才培养。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除培育专门供应主体外,采取“直采直销”“自产自销”等方式,在产品供应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起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效果。

(一)培育主体保供应。打造特色产品网销属性,培育鑫驼峰网络科技公司、富泽乡村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等供应链企业,将我县农产品卖入国内高端市场。

(二)引导企业扩渠道。积极促进爱上乡土味、绿色原野等重点电商企业和农专社深入富加、新店、禄加、藕塘、宝飞等乡镇开展“直采直销”,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水果、蔬菜、禽蛋等,采摘期间同时吸纳周边农户就业超800人次。

(三)借助平台促销售。鼓励支持本土果农、电商应用主体加强与淘宝、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合作,多个乡镇组织本土主播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农产品自产自销。2024年,组织网红及电商公司对曹家梨膏、文宫枇杷等本土特色农产品进行直播销售,全县网络零售额47.10亿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8.67亿元,同比增长16.80%。

(四)积极开展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乡村主播”系列主题培训活动,对直播人员进行电商特色培训和定向培育,提升直播话术、直播带货技巧、直播运营方式、短视频营销等技能,并建立网络直播人才库,有效培育一批互联网时代的“新农人”。

(五)全力做好培养输送工作。依托仁寿腾达等职业技术学校资源,建立直播人才孵化基地,引导校企达成“订单式”电商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电商企业+电商专业学生+生产企业”的稳定合作模式,共同培育直播人才。2024年累计开展线下电商培训3场,参训人数约400人次,发掘电商主播150余人,带动电商产业链创业就业300余人。

(六)组建销售队伍。由仁寿县富泽乡村投资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建仁寿县柑橘专业销售队伍,变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培养本地经纪人,设立直销点,扩大外地经销商联络渠道;鼓励销售队伍走出国门,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市场眼光不局限于国内市场,积极搭建出口外销渠道,开拓柑橘销售新市场,以川果交易中心、果然甜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果分选基地为依托,其目的是将果商吸引到仁寿入驻,利用水果分选基地的分选、仓储、包装功能,以仁寿柑橘为主,将当地生产的优质水果通过线上、线下订单销售的模式,将水果销售至全国各地,为当地果农提供固定可靠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的窘境。

仁寿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5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