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仁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0号提案答复的函 | ||||||||||||||||||
2025-10-09 作者: 点击数: | ||||||||||||||||||
|
||||||||||||||||||
费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建议》(第20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立足实际,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县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居民意识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宣传监管缺位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我单位高度重视,结合您的建议制定了具体措施。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分类意识 (一)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每月组织社区专题讲座,累计举办30余场,覆盖居民2000余人次,重点讲解垃圾分类意义、操作流程及常见问题;制作并发放《垃圾分类指南》、宣传单页及海报1万余份,内容涵盖分类标准、投放规范及典型案例;利用新媒体平台(社区网格群、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公益广告及分类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 (二)深化校园教育。在全县中小学开设垃圾分类主题课程,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并联合教育部门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 (三)精准入户宣传。社区工作人员每月开展入户走访,面对面讲解分类要点,现场指导居民正确投放,累计覆盖家庭5000余户。 二、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分类基础 (一)优化分类收集设施。2023年完成城区所有垃圾收集点分类改造,增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桶1400个,标识清晰率达100%。乡镇投入4858套分类垃圾桶及基座,实现行政村分类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 (二)健全分类运输体系。配备分类运输车辆(其他垃圾车、15辆、厨余垃圾车和1辆、有害及可回收物车,以杜绝“先分后混运”的现象。乡镇配置压缩转运车22辆、转运车414台,确保分类收运无缝衔接。 (三)提升终端处理能力。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各1座,实现其他垃圾、厨余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新建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28座、易腐垃圾处理站1座、再生资源拆解中心7座,形成闭环处置链条。 (四)推进设施升级改造。申请专项资金2500万元,计划对城区400余处收集点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增智能分类箱及专用车辆1000套,进一步提升分类效率。 三、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全民参与 (一)推广积分兑换模式。在人民公园广场试点智能回收设备,居民投放可回收物可累计积分兑换礼品,参与率达85%,有效提升分类积极性。 (二)打造示范标杆。2023年成功创建示范小区2个、示范单位2个、示范学校2个等共11个示范项目,通过典型引领带动全域分类水平提升。 (三)鼓励企业创新。对研发分类设备、推广环保包装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良性机制。 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长效落实 (一)健全考核体系。将垃圾分类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及文明城市创建指标,由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牵头,每月对公共机构开展专项督查。 (二)加强行业监管。县商务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常态化检查,2024年累计巡查企业120家,整改问题290项。严格规范商贸、餐饮行业分类行为。落实“光盘行动”,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 (三)严格执法约束。对未按规定分类的单位及个人,依法采取批评教育、罚款等措施,形成有效震慑。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专项资金落地,推动分类设施智能化、标准化升级。 二是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分类管理效能。 仁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4月12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