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目的任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 137号)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 15号)等有关要求,我公司受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委托,对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影响区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压覆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本次调查评估的目的任务是:对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影响区内压覆矿产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按照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规定和建设业主委托要求,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分布和矿业权设立情况,以利在建设中合理保护矿产资源,合理进行工程建设与布局,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便于项目建设单位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与工程项目建设关系,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正常进行,需调查建设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工程建设后对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的影响,以便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为项目建设及用地审批提供地质矿产依据,协助建设单位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压覆矿产资源行政审批工作。
第二节 建设项目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位于眉山市仁寿县中部及南部,由文林工业园区(A区)、富加工业园区(B区)和汪洋循环经济园区(C区)组成。开发区交通便捷,是成都以南重要交通节点,通过仁沐新高速、遂资眉高速、成自泸高速、成宜高速(规划)、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国道213、省道106、省道401(规划)、省道210(规划)、天府仁寿大道(规划)。在建遂资眉雅城际铁路位于A、B区之间,在A区南侧设有客运火车站,在建连乐铁路南北纵穿C区西侧,在中部设有货运火车站。
A区北起迎宾大道中段(国道213线城区段),南至文怀路以南,东起陵阳大道二段,西至迎宾大道南段(国道213线城区段),行政区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普宁街道和怀仁街道;经度范围为104°8′21.84″E~104°10′25.23″E,纬度范围为29°57′4.96″N~29°58′37.53″N,中心区域坐标约为东经104°9′27.24″,北纬29°57′43.89″。
B区北起北环路,南至产业大道成自泸高速入口,东起产业大道,西至通江河,行政区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家镇、宝马镇和藕塘镇;经度范围为104°14′50.65″E~104°16′27.28″E,纬度范围为29°56′5.35″N~29°57′20.02″N,中心区域坐标约为东经104°15′34.39″,北纬29°56′44.28″。
C区北起汪洋镇城镇规划区边界,南至135县道,东起洪湖路,西至在建连乐铁路,东以汪铁路为界,行政区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经度范围为104°17′28.07″E~104°19′35.98″E,纬度范围为29°42′3.40″N~29°44′1.54″N,中心区域坐标约为东经104°18′29.69″,北纬29°42′56.16″。

图1 建设项目工程区交通位置图
二、工程概况
根据《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位于成都市域西南的仁寿县中部及南部,由文林工业园区(A区)、富加工业园区(B区)和汪洋循环经济园区(C区)组成;A区规划范围面积为622.97公顷,约6.97平方公里;B区规划范围面积216.48公顷,约2.28平方公里;C区规划范围面积为471.61公顷,4.72平方公里。
根据《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A区产业发展定位为打造成渝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B区产业发展定位为打造成渝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配送基地,C区产业发展定位为打造成都都市圈重要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主要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道路与交通设施、绿地和广场等;规划区的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规划区建筑物高度≤30m。
第三节 建设项目工程区、影响区的设定
根据《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红线图》,本次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征地红线总面积约13.97km2(约20955亩),分为三个区块,分别为:A区6.97km2(约10455亩),B区2.28km2(约3420亩),C区4.72km2(约7080亩)。A区行政区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普宁街道和怀仁街道,经度范围为104°8′21.84″E~104°10′25.23″E,纬度范围为29°57′4.96″N~29°58′37.53″N;B区行政区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家镇、宝马镇和藕塘镇,经度范围为104°14′50.65″E~104°16′27.28″E,纬度范围为29°56′5.35″N~29°57′20.02″N;C区行政区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经度范围为104°17′28.07″E~104°19′35.98″E,纬度范围为29°42′3.40″N~29°44′1.54″N。
根据工程影响区域特征和矿产资源开采保护、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治理及线路保护等需要,按照甲方委托要求和相关规定,为了有效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影响区范围确定如下:
1、平面上: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平面影响范围以征地红线范围向外推100~150m,其中A区共确定影响区1个,影响区由12个拐点圈闭,面积约13.017km2;B区共确定影响区1个,影响区由10个拐点圈闭,面积约7.624km2;C区共确定影响区1个,影响区由14个拐点圈闭,面积约6.840km2(见附图1、表1)。
2、高程上: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影响深度为建设场地地面向下铅垂推深100m范围内。
第四节 建设项目矿产资源调查区的确定
为有效开展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调查,工作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实事求是突出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调查区设定的目的是为了查明项目工程区、影响区的地质特征,掌握正在开采的、拟定开采的矿种及矿山情况,为工程项目建设、正常运行提供资料,同时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矿山建设提供依据。
2、调查区应以项目的工程区和影响区为基础,同时考虑主要矿种的产出特征、开采技术条件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涉及的重要矿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应做详细的调查说明。
3、调查区的确定应体现建设项目的特点,根据项目的工程区和影响区范围确定调查区的平面投影范围,同时调查区的选择应考虑行政区划。
4、调查区的确定从现有资源的勘查研究入手,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兼顾当前,着眼长远,充分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
为了查清项目建设工程区和影响区内地质矿产特征,除对建设工程区和影响区进行重点调查外,调查范围进行了适度扩展,即调查范围大于影响区范围。本次确定的调查区为以建设项目区向外延伸100~150m,对矿产资源分布密集区调查区适当加宽,通过野外路线调查和自然资源部门资料收集,查明调查区内的地层、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特征和探、采矿权设置情况。
第五节 本次工作概况
一、资料收集概况
本次评估工作收集了涉及调查区的各类相关资料,为本次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现列述如下:
1、1980年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的1:20万自贡幅(H-48-[21])区域地质普查;
2、1977年四川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完成的1:20万自贡幅(H-48-[21])区域水文地质普查;
3、查询了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部门,了解了本区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
4、查询了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等自然资源管理相关部门,了解了该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情况,收集了有关矿权资料及证明。
二、现场工作概况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项目组,通过资料的收集,拟定了野外现场调查及综合研究的技术作业方案,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方法以野外地质调查测量和自然资源部门矿业权核实为主。野外现场地质调查中,工作手图采用1:1000地形图,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系统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在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实,采用追索与穿越法相结合,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和拍照。对调查区内的矿产资源分布、矿业权设置、矿产资源勘查情况进行调查复核。调查分析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评价矿产资源开发与建设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同时,在当地自然资源局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协同下,了解影响区内及附近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和其他采矿情况,现场采用定量化上图确定其是否压覆,及时收集已设矿权证书及相关储量核实报告、年度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和相关证明。最后根据野外调查情况、自然资源局主管部门核实情况以及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编制报告和填报自然资源厅压覆矿产资源报盘软件系统,并准备审批相关材料,提交自然资源厅进行审批。
表3 完成主要工作量
工 作 内 容 |
单位 |
工作量 |
备 注 |
1:1000地质矿产调查测量 |
km2 |
13.017 |
A区 |
km2 |
7.624 |
B区 |
C区压覆1处煤炭勘查区、3处煤炭井田 |
主要观察点 |
点 |
25 |
|
现场拍照 |
张 |
86 |
|
资料收集 |
份 |
5 |
|
三、建设项目工程区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工作概况
本次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综合采用的评估资料分五个方面:1、主要部门登记备案资料;2、矿山企业按相关法规要求已作的矿山资料;3、公益性资料;4、工程相关勘查设计资料;5、本次实地收集资料。
在室内资料整理、编绘图件过程中,充分采用了数字与计算机技术,以保证成图精度与成果质量。影响区坐标报盘系统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提交自然资源部门核实。
通过以上工作,基本查明了拟建工程区域地质矿产报告上的矿产资源分布、矿权设置及开采状况,评估有据,符合实际,内容齐全、文图真实,达到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 137号)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 15号)等有关文件及委托要求,成果质量可信。
第二章 建设项目调查区地质矿产特征
第一节 区域地质特征
一、地层岩性
1、A区地层岩性
(1)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Q4ml)
素填土(Q4ml):人工回填成因,局部地段分布,为工程建设场地平整及周边项目施工弃土堆积形成,属新近填土。灰褐色、黄褐色,稍湿,松散。成分以基岩块石和粉质黏土为主,厚度约2~4m。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
粉质黏土(Q4dl+el):褐黄色,稍湿,可塑状,表面稍光泽,切面稍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一般~中等,含少量基岩碎块,含量约5%,广泛分布于评估区内,厚度不均,厚度约1~3m。
(3)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
泥岩(J3p):棕红色,强风化—中风化,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石英、云母等矿物,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厚度大,局部夹砂质泥岩。
砂质泥岩(J3p):棕红色,中风化,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黏土矿物为主,含石英、云母等矿物,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厚度较小,约0.3m~0.8m,局部可达1.0m,夹层状分布于泥岩层中。
2、B区地层岩性
(1)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Q4ml)
素填土(Q4ml):人工回填成因,局部地段分布,为工程建设场地平整及周边项目施工弃土堆积形成,属新近填土。灰褐色、黄褐色,稍湿,松散。成分以基岩块石和粉质黏土为主,厚度约2~4m,局部厚度可达10m。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
粉质黏土(Q4dl+el):褐黄色,稍湿,可塑状,表面稍光泽,切面稍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一般~中等,含少量基岩碎块,含量约5%,广泛分布于评估区内,厚度不均,厚度约1~3m。
(3)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
泥岩(J2s):棕红色,强风化—中风化,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石英、云母等矿物,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局部夹泥质砂岩。
泥质砂岩(J2s):棕红色,中风化,钙泥质胶结,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石英、方解石、黏土矿物等矿物为主,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厚度较小,约0.3m~0.6m,局部可达1.0m,夹层状分布于泥岩层中。
3、C区地层岩性
(1)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Q4ml)
素填土(Q4ml):人工回填成因,局部地段分布,为工程建设场地平整及周边项目施工弃土堆积形成,属新近填土。灰褐色、黄褐色,稍湿,松散。成分以基岩块石和粉质黏土为主,厚度约1~3m。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
粉质黏土(Q4dl+el):褐黄色,稍湿,可塑状,表面稍光泽,切面稍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一般~中等,含少量基岩碎块,含量约5%,广泛分布于评估区内,厚度不均,厚度约1~3m。
(3)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
泥岩(J1z):棕红色,强风化—中风化,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石英、云母等矿物,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局部夹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J1z):棕黄色,中风化,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石英、方解石等矿物为主,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厚度较小,约0.5m~1.0m,局部可达1.5m,夹层状分布于泥岩层中。
二、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构造
仁寿县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县境西北部,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属威远穹隆构造。
(一)褶皱
龙泉山大背斜走向北东5°~30°,在油罐顶转向近南北,在仁寿分水铺附近倾没。两翼均伴生有压扭性断层。
1、油罐顶背斜:位于仁寿油罐顶,北从谦和场起,南到马头咀止。核部为上沙溪庙组(J2s1),两翼为遂宁组(J2s)、蓬莱镇组(J3p)
2、府君场背斜:位于仁寿府君以北,南起府君场,北达高家场附近。轴向在府君场、杨家大山间为北20°东,在杨家大山、高家场间为北30°东。背斜西翼与油罐顶构造相连,东翼被仁寿断层所切,核部出露为“仓山页岩”以上的蓬莱镇组(J3p)。
3、尖山鼻状背斜:位于仁寿北尖山,走向8°,东翼倾角19°,西翼倾角13°,位于龙泉山背斜与文公场断层之间,地层主要为遂宁组(J2sn),轴部平缓。
4、元通寺鼻状背斜:位于仁寿元通寺以西,珠家场断层的北端,走向25°,位于元通寺至珠家桥以西,两翼地层均为蓬莱镇组(J3p),西翼倾角2°~23°,东翼倾角缓,一般小于5°。
5、邓家沟褶皱:位于仁寿、于家场间,由三条弧形褶曲组成,北端收敛,向南西撒开,呈帚状,是仁寿断层的派生帚状构造。
6、仁寿背斜:走向50°~70°,位于仁寿县城西南部,两翼地层产状平缓。
7、识经岗背斜:位于仁寿的南东部,分布于威远背斜北翼,主要发育于上、下沙溪庙组中,走向近南北,南端翘起,北端倾没,两翼堆对称,倾角2~4°。
(二)断层
(1)新桥断层:位于仁寿汪家场、于家场间,走向30°,倾向西,倾角50-60°,断于蓬莱镇组与遂宁组内。断层带岩石破碎,两盘岩层产状对顶,断层北消失端变为岩层抖带,为压性逆断层。
(2)仁寿断层:北起高家镇,经过文宫镇、仁寿县城、于曹家镇出仁寿县域范围,断于仁寿背斜核部的上沙溪庙组与蓬莱镇组间,断层走向20°~35°,断距200-600m,断层带挤压破碎,曹家场之西被东西向断层切断,为压扭性逆断层。
(3)高家沟断层:起于仁寿县城之北西刘家沟,向北经高家沟后,于汪家山东与仁寿断层小角度相接,断层走向10°,倾向西,倾角30°,主要断于遂宁组中。
(4)珠家场断层:位于元通寺背斜东翼近轴部,断层走向30°~35°,上下盘均为蓬莱镇组(J3p),在罗家坝岩层局部变陡。
(5)坐口场断层:北起松峰场以北,中经坐口荡,走向北30~45°,倾向南西,倾角40-50°,坐口荡附近自流井组大安寨灰岩斜冲于新田沟,斜距100米。为压扭性逆断层。
(6)梨尔园断层:位于威远背斜西端。北起仁寿桐子山,南至回龙场以西,走向近乎南北,倾向270°,倾角25°,断于须家河组(T3xj)。
(7)回龙场断层:北起仁寿南部汪洋镇附近,走向近乎南北,倾向西,倾角20-45°,断于须家河组(T3xj),断层破碎带宽约1-3m,两侧有牵引褶曲、岩层陡带、断层泥、断层角砾等挤压现象。
(8)涂家庙断层:北起仁寿新河堰,向南至涂家庙,走向近乎南北,倾向270°,断层走向近南北向,上下盘均为自流井组(J1-2z)、下沙溪庙组(J2s1)、上沙溪庙组(J2s2)。
(9)牛颈凹断层:位于威远背斜北翼,断层走向近南北,位于原识径乡、天峨镇,上下盘均为须家河组(T3xj)、自流井组(J1-2z),为压扭性逆断层。
(10)罗泉井断层:位于仁寿县南东部,走向20°左右,倾向西,倾角20-50°,切过须家河组(T3xj)。
(三)裂隙
1、风化裂隙
风化裂隙主要发育于泥岩、砂质泥岩及薄层、中-厚层细、粉砂等软弱岩层中。尤其以砂岩、含砂质的泥质岩类最发育,裂隙细小,张开不明显,穿层性差,但数量较多,有时1m之中达10余条以上常见的三组裂隙发育,一组10°∠80°,另外一组20°∠40°,其次一组80°∠90°,裂隙宽度一般为0.2mm~5mm,裂隙率0.5%~1.2%。地表风化裂隙最初由构造裂隙在外应力作用下改造而成,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不断地被加宽、加大、加密,并互相交织,发育成网状,构成地表浅部裂隙系统。
2、风化构造裂隙
在龙泉山断褶带、威远旋扭构的核部及影响带内、岩层中风化、构造裂隙同时发育,厚层状砂岩发育构造裂隙,泥岩发育风化裂隙。当厚层岩度较大时,裂隙密度较小,但裂隙规模较大且贯通较好,宽度20cm~50cm,长1m至数10m,可贯通整个厚层砂岩层。节理面光滑平直,泥砂质充填,倾角接近直立,一般垂直于层面,产状150~200°∠85°。
2、地震
区域的地震活动总体水平较高,历史上M≥4.7级破坏性地震记载有25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36次,但区域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表现出明显的分区特点,并与活动断裂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图中可见,区域破坏性地震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长江中游地震带地震稀少。M≥7级的大震有9次,主要发生龙门山断裂带、岷江断裂、虎牙断裂、鲜水河断裂南段、荥经-马边-雷波断裂带上。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在映秀-北川断裂带上。在区域其他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与区域北西侧的龙门山地震带有明显的差异。在区域西南缘,破坏性地震主要为4.7~5.9级的中等地震,集中分布在斜贯区域的华蓥山断裂带南西段的荣昌—宜宾一带、自贡地区;在区域东南部,零星分布着数次破坏性地震。四川盆地内部,地震活动水平很低。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国家标准,仁寿县绝大部分乡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仅文宫镇、龙正镇、黑龙滩镇、虞丞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0.45s,地震设防基本烈度为Ⅵ-Ⅶ度。

图2 评估区地质构造图
三、区域矿产资源概况
仁寿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膨润土、页岩等。原煤储量2亿吨,发热量5600大卡;煤矸石储量1千万吨;石灰石储量49.8亿吨,氧化钙含量在47%~53%;膨润土储量1千万吨;石英砂储量1亿吨;粘土储量10亿吨以上;白泡石储量500万吨以上。
截止2020年,仁寿县境内现有矿山共有86个,其中灰岩矿山16个,膨胀土矿山3个,砂岩矿山17个,页岩矿山50个;其中在生产的27个,停产的59个,规模全为小型。
第二节 建设项目影响区内矿产资源特征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工程建设区出露地层较为复杂。文林工业园区(A区)及富加工业园区(B区)建设项目影响区内无查明重要矿产资源;汪洋循环经济园区(C区) 建设项目影响区内压覆查明重要矿产资源为煤炭。
文林工业园区(A区)及富加工业园区(B区)建设项目影响区现无矿产分布,目前暂无矿权设置情况;汪洋循环经济园区(C区) 建设项目影响区有煤炭矿产分布,鉴于此C区将按照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法定程序进行评估。
第三章 影响区内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
第一节 探矿权设置状况
经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实,目前在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 (A区和B区)影响区内无有效的探矿权设置。
第二节 采矿权设置状况
经过实地调查,并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实,在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A区和B区)影响区内无有效的采矿权设置。
第四章 评估结论
1、本次调查严格遵守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协议及有关规定、规程进行,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
2、通过对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范围内压覆矿产资源情况的野外调查,并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实,在拟建项目(A区和B区)影响区内无查明重要矿产资源,无成矿异常显示,成矿远景条件差。
3、经相关查询,拟建项目(A区和B区)影响区内无有效的探矿权、采矿权设置。
4、实地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克服了工作中的困难,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工作。报告资料真实,评价合理、有据,达到了调查的目的,满足协议要求。
5、建议各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影响区内不设置新的探矿权和采矿权。
6、本次调查只针对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A区和B区)压覆矿产,不能代替其他阶段的地质工作。
7、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C区)压覆煤炭矿产,下一步工作将按照压覆重要矿产程序进行评估。